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> 专题信息 >> 两区建设 >>  魅力白山

白山市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侧记

  2016-11-25   来源:长白山日报

  整洁宽阔的柏油街路,整齐划一的白墙排房,摇曳生姿的绿树成荫,清澈碧绿的生态坑塘,百姓舞台的乐曲悠扬;一面面形式新颖的彩绘文化墙、农家旅馆和红色文化博物馆,广场上洋溢的欢笑,庭院里播撒着幸福……这些都得益于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大力推进。
  长期以来“脏、乱、差”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主要瓶颈,也是建设美丽乡村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。全市把治理农村环境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,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。围绕道路硬化、村屯绿化、街路亮化、庭院美化、公益事业设施配套化为主要建设内容,实施百村集中连片环境综合整治,突出“净、绿、畅、美”,以“八清”即清垃圾、清柴草、清粪堆、清院落、清沟渠、清死角、清四害、清淤泥和“四旁绿化”即村旁、宅旁、路旁、水旁为主要整治内容,全市共设计打造6条整治带,分别是抚松县20个村,临江市20个村、靖宇县20个村、长白县15个村、江源区13个村和浑江区12个村。全市今年共创建5000个美丽庭院和1万户干净人家,各县(市)区按照年初确定的分解任务指标,通过农户自评、村民代表集体评议、县区评选认定的方式,以庭院美、室内美、景色美、生活美、村庄美为标准完成评选。
  美丽乡村建设要有扎实的产业做支撑。建设美丽乡村,环境是形象,产业是根基,富民是核心。解决不了垃圾和污水等问题,美丽乡村建设就只是表面文章;解决不了产业发展问题,村庄建得再美也会缺乏生机活力。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,我市牢牢抓住了环境整治和产业发展,通过环境整治让群众立竿见影地感受到美丽乡村的实际成效;选择最适合本地发展、最能为农民接受的产业,给予重点扶持,精心培植,通过乡村产业的不断壮大促进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持续增收,努力形成“村美民富产业强”的良好局面。
  临江市闹枝镇黑松村于2003年10月成立富民冷冻食品厂,总投资260万元,以生产冷冻甜玉米为主,年产500万棒,产值高达200万元,现已流转土地种植甜玉米500亩,解决全村劳动力就业50多人,使村民年收入增加近1000元。同时,玉米秸秆青储为养牛业的发展提供了饲料保障,从而使全村经济发展形成产业链条。近几年,黑松村把深入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作为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,大力发展设施农业、绿色农业、生态农业、特色农业和创汇农业,积极实施区域化布局、标准化生产、产业化经营、品牌化销售,取得了喜人的成绩。自美丽乡村建设以来,黑松村投资650万元建成新村住宅楼两栋,总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;利用美丽乡村建设资金175万元,建设防洪护堤200延长米,水泥路2.5公里,铺设油渣路及广场4660平方米;自2013年以来,三年间完成了全村美化绿化项目1万余平方米;投资5万余元为全村有线电视更换机顶盒,改造网络线路,使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00%,网络用户达到了60%以上。优美的环境让村民的环卫意识不断提升,用辛勤劳动换来的美好家园,村民们懂得倍加珍惜。与此同时,黑松村把提升农民文明素养当作一项长期任务来抓,用建立村规民约等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,加强宣传教育,引导农民增强现代文明意识,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。
  仙人桥镇黄家崴子村有村民161户,559人,党员31名。村党支部紧紧围绕“凝神聚力促发展,强村富农惠民生”的目标,带领党员干部团结一心共争创,实现了党员素质大增强,集体经济大发展,幸福指数大提升。先后被命名为“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”、“全国文明村镇”;吉林省“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”;白山市“安全文明村”、“新农村建设先进村”、“先进基层党组织”。针对人多地少,产业单一的实际,黄家崴子村召集党员群众研究发展对策,确立了“盘活优势资源树品牌,发展特色种养强产业,输出劳务搞建筑,强壮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”的发展思路。公开发包闲置山地、沟系780多亩,带领党员新开水淹复垦地460亩,搞立体综合开发,封沟12条,为村集体年增收2万多元;带领村民开发荒山300公顷,植树造林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,发展林下参种植300亩,为子孙后代藏“金库”,昔日荒山已成为市值达1000多万元的“绿色银行”;带领村民发展林蛙养殖、木材加工、食用菌栽培、农产品加工、乡村旅游等项目,走出一条多元发展致富路。黄家崴子村依托抚松县旅游产业优势,抓住机遇,乘势而上,积极谋划发展现代乡村旅游服务项目,将全村划分为水上游乐区、乡村度假区和山地运动区,形成集水上欢乐世界、冰雪乐园、古桥幽情、影视基地、悬桥惊魂、怡然亭风韵、勇攀天梯和漫江览胜于一体的“乡村八景”,助力黄家崴子村美丽乡村建设实现新跨越。
  黄家崴子村党支部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在引领示范致富、营造和谐文明村风中创先争优,组织开展“五好家庭”、“十星级文明户”、“好儿媳”等评选,动员全体村民进行了“全村签名拒邪教”活动,良好的氛围激发村里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自觉开展邻里守望,凡遇陌生人都热心上前搭话,不仅实现了邻里互助,也避免了不安全因素进村,“其身正,不令而从”,在党支部一班人的引领和感召下,村里连续三十多年未发生过刑事案件,现在的黄家崴子村,家家通了电话,户户都连接沼气管道取暖,吃上不用花钱的自来水,用着统一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,看上每年只交40元的有线电视,出门也有了摩托车和农用运输机动车。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,一个村风正、民心顺、环境美的黄家崴子村呈现在了世人面前。
  基于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开端,全市将继续按照市委、市政府《关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指导意见》精神,扎实推进我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活动,十三五期间,重点实施我市美丽乡村建设“一十百千万”工程,既在全市突出抓好一个美丽乡村整体推进县建设,打造10个美丽乡镇,建设200个美丽乡村,每年创建5000个美丽庭院和10000户干净人家。采取“1带2”的倍增模式,计划利用三年时间以示范村为节点村,进行连线打造样板村群,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以点连线带面快速推进。
  美丽乡村建设,拉近了农民和政府的距离,通过“一池、三改”、硬化村庄道路、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系统、改造供电供水网管、设置村内环卫设施、修建文体活动场所、绿化美化村庄,整体地提升了基础设施水平,解决了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实际问题。不久的将来,一个个美丽的小乡村会如雨后春笋般悄然萌发,点缀在长白山脚下这片壮美的土地上,如诗人笔下恬静优雅的醉人诗篇,又如画家温情描绘的柔美画卷。

责任编辑:姜艳艳